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,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。许多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之一,便是通过帮助他人、带领团队创造更多财富或推动科技进步来实现自我价值。然而,近来却常听到一些声音,如"永远别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"等,但这些观点真的可行吗?
其实,我们很难做到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看法。因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,我们无法脱离他人而存在。如果别人都讨厌你,那你又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呢?所以,我们必须重视他人的意见和态度。此外,有人说"所有人的看法都不重要,你只需在乎自己内心对自己的看法"。但实际上,要达到这种境界并非易事。我们可能并不清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些阶段,以及如何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。
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些步骤时,才能逐渐学会不再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。否则,即使面对几个毫不相干的人投来的目光,我们也会感到不安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。因此,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,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。
还有一些人这样说道:批判的话语、不公平的言论以及不友善的语言,我们不必去在意;而褒奖我们的话语、激励我们的言辞,可以放在心底。
这简直太荒谬了!这不就像是人格分裂一样吗?
还是那句老话,在社会属性的背景下,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有价值的呢?
其实,价值往往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。如果你拥有价值,那就意味着你能够满足他人的需求。
周岭在《认知驱动》一书中提到:“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非常有用、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”,这正是他坚定的人生信念。
我们之所以如此在乎别人的看法,原因就在于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反馈,从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用处,确定自己是否被他人所需要。
即便如钢铁战士保尔·柯察金那般,将自己所有的生命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为伟大的事业——为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奋斗。
他内心深处也同样渴望着看到那些被他解放的人们,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
这里所说的“人类”,其实也就是“别人”啊!
那该怎么办才好呢?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,才能从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,提升到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,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活出自我呢?
实际上,对于这个问题,我始终都认为,“不在意别人的看法”这种说法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和问题。
在我看来,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情应该是这样的:先从在意别人的看法慢慢转变为接纳别人的看法,然后再去思考,别人的看法是否会对我们造成影响,以及造成什么样的影响,比如会不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等等。例如,面对他人的看法时,我们可能会感到愤怒、悲伤、恐惧或者喜悦等不同的情绪,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修炼的部分。
在《道德经》中有一句话: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”
这里所说的“为学日益”,意思就是说,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,追求知识的道路往往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,需要不停地做加法。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来自于各个方面,包括学校、家庭、补习班、邻居街坊等等,所有这些都会给我们的大脑植入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标准。
正是由于这些因素,使得我们变得越来越在意他人的看法。自古以来,忠义与孝顺之间就难以两全其美。当我们骑着毛驴时,会被人指责;而当我们牵着毛驴走时,又显得愚笨无比。在我们所处的环境里,充满了各式各样相互矛盾的标准。
世间之事,千奇百怪;人心之念,变化无常。故而,无论你做何事,皆会有人反对。毕竟,众人皆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,难以完全一致。然而,即便如此,亦会有人对你表示认同与支持。
在《黑天鹅》一书中曾言及,只要有心寻觅,总能找到某人,其曾言能支持你观点的堂皇之言。与此同时,对于每个观点,亦能找到一位已逝思想家,其言论恰可反驳该观点。
然而,成年人应学会筛选。那么,究竟如何筛选呢?答案便是:“为道日损”。
所谓认知之深,与学习知识恰恰相反,需不断进行减法运算。人初生之际,心灵纯净通明,智慧自然充足。此时,虽无知,却不愚昧。无知并非无智,而是缺少知识而已。然而,伴随知识的增长,智慧却渐次消逝,内心的矛盾、内耗、纠结等愚笨之举反而不断递增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磨了10年剑的我终于可以浪了 穿书后我在恋综当作精 开局爆料香江首富喜当爹[九零] 我的西安姑娘 霍格沃茨:我继承了自己的遗产 遮天:开局帝尊邀我成仙 谁把反派当媳妇儿养啊 双穿门: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发现结婚对象触手后 盛宠入骨:亿万总裁的天价前夫 女配选择标记反派[重生] 小犬妖拿错女配剧本 手握古早剧本和警校组贴贴 虫族:咸鱼的摆烂人生 领主今天还没亡国[基建] 大宋:父皇你懂事点,自己退位吧 穿书后女配不当后妈对照组[七零] 寄宿后XP百分百契合怎么办 异世飞云 美食博主穿成宅斗文炮灰后